摘要
绿色勘查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地质工作所重视和推广应用。论文结合西藏察瓦龙高原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和深井接地极的要求,践行绿色钻探理念,就项目开展的深井接地极小井眼地质调查钻孔的勘查选址、钻探施工与管理和自然生态的保护进行探讨。
传统地质钻探勘查通常采用粗放型勘查模式,在开展勘查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其周围矿山环境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泥浆材料的排放会影响浅层地下水运行和土壤成分,泥浆循环过程中会对深层地下水造成影响,各类施工废物排放不当,会造成废物、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深井接地极是指最大井深≮100 m的接地极、采用底部压力注浆工艺实现电极井内焦炭灌注,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在极址选择中,对可能的每个深井接地极极址方案应进行≮10 km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勘查;同时应收集≮100 km范围内现有和规划的电力设施(发电厂、变电站、线路等),≮30 km范围地下金属管线、电缆、铁路等设施资料。选址过程中,既要考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因素,更要考虑是否占用基本农田、破坏林草地、损坏公益林地、砍伐树木以及未来用途等因素,先后对察瓦龙乡扎恩村、昌西村、曲珠村,竹瓦根乡目若村、曲瓦村5个村落的18个极址进行了勘查选址,综合极址对周边自然环境、耕地、居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14号选址:位于察瓦龙乡梦扎村,219国道与场地北部相邻,交通便利,南侧有让舍曲流过,水源充足。场地为林地,见高大乔木,北部有沿219国道两侧架设有电信光纤、10 kV高压线、移动光纤,地势较平坦,北高南低,长约600 m,宽约150 m,见

图1 勘查选址
察瓦龙乡地处察隅县东南部梅里雪山脚下,地势北高南低、高低错落,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境内的最高海拔6740 m,南部河谷地带海拔2200 m左右,平均海拔2800 m左右;属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气候,气候四季温和、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12 ℃、最大冻土深0.25 m,极端最低气温-5 ℃,极端最高气温31 ℃,年平均降水量810 mm右。区域内为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生长着松、杉、高山栋等优良树种,草群覆盖率达60%以上。井场预估钻遇地层有第四系更新统(Qp),厚度约10 m,为阶地堆积,主要岩性为砾石、砂砾、砂质粘土;晚三叠世目本组(T3mb),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变质杂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白云质灰岩、大理岩、板岩,厚度990 m;可能钻遇地层为晚三叠世古拉组(T3gl),主要岩性为泥岩、硅质泥岩,夹变质砂岩、杂砂岩和大理岩,可能钻遇岩浆岩。
(1)井场道路。区域内表土覆盖层只有5~20 cm,下覆地层以砾石、砂砾为主,一旦开挖将难以恢复,因此井场道路修筑以当地居民日常行走便道为主,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见

图2 井场建设
(2)井场修建。在不扰动原始森林中着松、杉、高山栋等优良树种生存环境的前提下,选择了一块空旷地,只对地表的草木、藤条去表,保留根部,对钻机占用地作了一定平整以满足钻机施工需要(见
(3)驻地布置。在松树、杉树、高山栋之间寻找临时空地,采用帐篷的搭设方式布置临时宿舍,以保护当地的自然地貌和林木资源,见

图3 驻地建设
项目井深为1000 m,全井段取心(Ø75 mm)。井身结构见
开钻序号 | 井径/mm | 钻达孔深/m | 套管尺寸/mm | 套管壁厚/mm | 套管下深/m |
---|---|---|---|---|---|
一开 | 150 | 12.38 | 146 | 5.0 | 12.38 |
二开 | 130 | 60.29 | 127 | 4.5 | 60.29 |
三开 | 98 | 117.38 | 89 | 4.2 | 117.38 |
四开 | 75 | 1000.42 |
按照相应的钻探动力需求、地层条件可钻性特征和最小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
采用绳索取心钻进,全井段采用清水+环保泥浆体系钻
根据钻遇地层的特征,100 m以内采用护筒隔离上覆的第四系的卵石杂土地层,用清水钻进,穿过这一地层后采用环保泥浆体系。环保泥浆在使用之前3~5 d,将粉剂CMC、K-HPAN处理剂按配比在各个药剂桶中进行溶解,并将膨润土作预水化处理。搅拌泥浆时,依据搅拌机容积和泥浆配方,确定膨润土的加量,按比例先于膨润土搅成基浆后,再加入其他处理剂。搅拌程序及时间如下:(水+Na2CO3+膨润土)/拌15 min+CMC/搅拌5 min+K-HPAN/搅拌5 min+高效润滑剂/搅拌5 min。施工过程中通过泥浆循环回路,采用500目的滤网过滤上返的泥浆进入泥浆池,再沉淀经过二级净化后再将泥浆返回井内,减少泥浆材料的损耗量,滤网后钻渣集中堆放、用于终孔后的井内回填。
根据井场情况合理摆放测井车辆,设置警示带和警示牌,布放各种地面连线,刻度、校验仪器,将各类分立式下井探管吊升至井口,将下井探管下入井中,测井方法及技术参数见
物性参数 | 目 的 | 技术参数 | |
---|---|---|---|
采样间隔/m | 提升速度/(m·mi | ||
自然伽马 | 划分钻孔地层剖面,了解孔内放射性物质赋存情况 | 0.05 | ≤3.0 |
电位电阻率 | 岩层定性、定厚;划分钻孔剖面,确定破碎带 | 0.05 | ≤3.0 |
自然电位 | 了解自然电场分布,划分地层剖面 | 0.05 | ≤3.0 |
井温 | 测定孔内地温变化 | 0.05 | ≤3.0 |
井径 | 测定钻孔孔径和判断岩体完整性 | 0.05 | ≤3.0 |
井斜 | 确定钻孔轴线空间位置 | 0.1 | ≤8.0 |
井液电阻率 | 确定含水层及涌水层的位置 | 0.1 | ≤8.0 |
封孔既要考虑后续大井径施工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用封孔钻杆下置到1000.42 m,灌注添加缓凝减水剂的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液4560 L;起钻至600 m时,为了防止起钻时间过长出现水泥凝固故障现象,泥浆泵不停泵,采取分流开关进行地表循环;起钻到300 m后,接通泥浆泵继续灌注水泥浆液3420 L,继续保持泥浆泵不停泵,采取分流开关进行地表循环;起钻到井口后,灌注水泥浆液直至井口返出浓的水泥浆液,然后边起钻边回灌水泥浆液到井口;停12 h后,用封孔钻杆探孔了解水泥沉降井深,灌注水灰比0.4的水泥浆液直至井口,然后边起钻边回灌水泥浆液到井口;待凝2 h后回灌水泥砂浆封闭钻井;井口周围打50 cm×50 cm×40 cm水泥台,并用红油漆写上钻井号、开终孔日期、终孔深度、施工单位名称等,井口中心用钢钉做好标记。
钻井施工完成后,对井场和和临舍的场地进行了彻底清除污染物,用山间流水对植被进行喷洒清洗,场地泥浆运送到察偶县环保部门指定的地方进行无公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深埋于开挖的坑、池底部,上部先回填钻进过程中经滤网过滤后的钻屑然后再回填开挖时5~20 cm表层原状土
施工区域属高海拔的原始森林地带,人员和设备进场途径一座怒江大桥(限载25 t)。山高、陡峭、急弯线段多,且驻地荒凉、蚊虫及野外动物多,为此项目经理部采用单位应急救援演练的标准进行准军事化管理,严格按照“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管理。
(1)事前管理注重进场线路勘查,钻机及附属设备、钻井材料、生活物资准备和人员队伍的组织与培训,对途经的急弯、险峻路段进行标注,对车辆选用和装车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强岗前技术交底和安全知识培训,一是在尽量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前提下,确保井场平整、稳固,杜绝生产安全隐患;二是将绿色环保施工贯彻整个作业过程,在地面铺设土工布防止污染土壤及减少对土地植被的压占破坏;三是加强火源管理,预防发生森林火灾事故;四是加强井场四周、临建宿舍和临时便道的管理,预防发生蛇、鼠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伤人事故。
(2)事中管理重点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和环保施工工作,成立临时党支部,统一认识,指导各项施工环节落实到位;施工工艺执行绿色勘查标准规定的各项程序,按要求对被扰动的新修道路、场地登记和修
(3)事后管理按照绿色勘查的标准做好井场清理、复垦复绿等工作,对项目的全过程施工作业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下一步的大直径电极井施工提出建议。
(1)在绿色勘查施工中,首先考虑选择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钻井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植被破坏面积;项目采用的XY-44A型钻机较HXY-6A型钻机减少了近60
(2)察瓦龙乡梦扎村表土覆盖层薄,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发大面积的风化,危及当地自然地貌的安全,井场、道路、临舍建设应避免破坏路面,尽量保留原有地表的属性,除草不挖根。
(3)钻井液选用可降解的环保泥浆体系,同时具备防塌、抑制、封堵、润滑等基本性能又能达到利用有机生物进行自然绿色降解的作用,从而实现有效保护土壤酸碱度、无毒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4)后续的大直径电极井施工宜选用模块化钻机,适应急弯、险峻路段的运输需要。
参考文献
胡志涛.浅析地勘工作中的绿色勘查[J].世界有色金属,2019(3):177-178. [百度学术]
罗晓娟.不当钻探施工引发的滑坡变形加剧机理——以浙江松阳范山头滑坡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1,32(3):84-90. [百度学术]
江景云. 深厚砂层小直径深井成孔技术在换流站接地极工程的应用[J].福建科技,2021(1):38-30. [百度学术]
董学银.探矿工程中绿色勘查技术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14):127-128. [百度学术]
吴金生,李子章,李政昭,等.绿色勘查中减少探矿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6,43(10):112-116. [百度学术]
张福良,薛迎喜,马骋,等.绿色勘查——新时代地质找矿新模式[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8):11-15. [百度学术]
刘蓓,寇少磊,朱芝同,等.便携式模块化钻机在绿色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钻探工程,2022,49(2):30-39. [百度学术]
李光春,宋小军,巩鑫.贵州福泉桅杆坪磷矿区绿色勘查实践与应用效果[J].钻探工程,2022,49(2):91-96. [百度学术]
田松.深井接地极在变电站接地网中的应用分析[J].电工电气,2019(1):37-39. [百度学术]
Yuan T, Luo L,Yang Q, et al. Analysis on th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soil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irque grounding electrode heating[J].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3,33(1):188-195. [百度学术]
Greiss H, Mukhedkar D, Lagace P J. Transient analysis of heat dissipation due to a HVDC ground electrode[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1989,4(2):916-920. [百度学术]
陈玉潮.换流站内深井接地极影响因素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100-101,104. [百度学术]
李奋强,粟琼玉,叶见玲,等.绿色勘查钻井(深孔钻探)技术规范诠释[J].国土资源导刊,2023,20(1):95-99. [百度学术]
丛蔼森. 环保泥浆的主要性能和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S1):229-232.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