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液动冲击回转钻探具有防止岩心堵卡、提高勘探效率的重要作用,冲击器冲击功的无损精确检测一直是困扰冲击器研究机构及生产单位的难题。本文利用压电力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将冲击器的冲击力波形转换为电压波形信号,再利用MP4221采集板和基于Visual C++语言研发的实时采集、显示软件将冲击力波形采集到PC机,并实时显示冲击力波形曲线;依据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通过研究冲击器冲击功与最大冲击力的关系,确定了冲击功与最大冲击力的关系式,即冲击功与最大冲击力的平方成正比。文章通过标定实验台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表明,利用压电力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冲击力波形,结合标定台标定出的“冲击功-冲击力”关系式系数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对应的冲击功波形。
液动冲击回转钻探具有防止岩心堵卡、提高勘探效率的重要作用,近几年被岩心钻探、石油钻井等行业广泛应用。影响液动冲击回转钻探中冲击器工作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就是冲击功。
工程上关于冲击功的测量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大多数冲击器的出厂说明书中标注的冲击功只是一种理论计算值或者经验值,对于冲击器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冲击功(或碎岩能量)并不能准确的进行出厂标
液(气)压测量法、机械测量法、示波图法以及基于计算机模拟软件仿真分析法检测冲击功原理简单,但是测量误差较大。末速度法和高速摄影法的检测对象都是冲击器冲锤,因此需要对原有冲击器进行外观改造才能进行测量,大大提高了测试成
利用应力波法对冲击力波形进行采样,可以避免由于对原冲击器外观进行改造而造成设备破坏,同时可大幅提高测量精
当高速运动的冲锤冲击铁砧时,冲锤的动能通过碰撞铁砧后以应力波的方式传递给钻头,从而将冲锤的动能转化为破碎岩石的能量。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钻头替换为压电力传感
为了准确计算冲击器的冲击功,我们需要研究压电力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代表冲击力)与冲击功的对应关系。按照实际工况,可以设定冲锤、铁砧、压电力传感器(替换钻头)的安装部署示意图如

图1 冲击模型示意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mpact model
根据
(1) |
式中:W——冲击过程冲锤对铁砧做的功,即冲击功,J;m——冲锤质量,kg;v——冲锤接触铁砧时的速度,m/s。
再根据动量定理则有:
(2) |
式中:——冲击过程中任意一时刻,铁砧所受的冲击力,N;——冲击过程中的任意一时刻,s;——冲锤质量,kg;——冲锤接触铁砧时的速度,m/s。
设为冲击过程的有效平均冲击力,则有:
(3) |
式中:——冲击过程的有效平均冲击力,N;——整个冲击过程所用的时间,s,根据文献[
(4) |
(5) |
任意画出一条冲锤与铁砧冲击过程力与冲击时间的关系曲线(如
(6) |
式中:——冲击过程的有效平均冲击力,N;——冲锤所受的最大冲击力,N;——用最大冲击力计算有效平均冲击力的系数。

图2 冲击过程中冲击力与时间关系曲线
Fig.2 Curve of impact force vs time during impacting
2 | (7) |
由于
W=KFma | (8) |
由于压电力传感器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再经过电荷放大器进行放大、归一化,从而得到在冲击力作用下的电压信号(一般为-5~+5 V),电压信号经过高精度AD转
由
对应关系系数的标定台台架结构如

图3 标定台架结构示意
Fig.3 Structure of the calibration bench
将多组标定数据按照
实验选定的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刘晓阳研发的Ø73 mm液动冲击器,其冲锤质量为8 kg,设计最大冲击功为50 J。
压电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石英晶体的纵向压电效应设计而成的,当沿晶体的X轴(此处的X轴是指石英晶体坐标系的X轴,相当于传感器的Z轴,即“灵敏轴”)方向施加力F后,晶体发生变形,并产生极化现象。因而在晶体两表面产生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Q,其电荷Q的大小与作用力F成正比,与石英晶体的几何尺寸无关,即纵向压电效应。电荷Q与作用力F有如下关系:
(9) |
式中:——电荷的数值,pC;——沿传感器Z轴方向上的作用力,N;——石英晶体的压电模数,pC/N。
本项目选用的压电力传感器型号为LC2304(外观见

图4 压电力传感器
Fig.4 Piezoelectric force sensor
LC23系列压电力传感器内装IC,是一款集成了电路放大器的压电石英力传感器,它将传统的压电石英力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集于一体,能直接与记录和显示仪器连接,简化了测试系统,提高了测试精度和可靠性。
LC23系列压电力传感器采用2~20 mA的恒定电流,典型值为4 mA;激励电压为18~30 VDC,典型值为24 VDC;线性度≤1%。
为验证冲击器实际工作中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基于Visual C++语

图6 数据连续采集软件主界面
Fig.6 Main interface of the continuous data acquisition software

图7 实际采集到的冲击力数据
Fig.7 Actually collected impact force data

图8 计算得到的冲击功数据
Fig.8 Calculated impact energy data
由
本文利用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通过研究基于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冲击器冲击功与冲击力的关系,确定了冲击功与冲击力的关系式,并对关系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如下结论:
(1)利用压电力传感器配合冲击器的标定实验,可确定冲击力和冲击功的对应关系,能够进行无损检测冲击器的最大冲击功。
(2)通过对选定的Ø73 mm液动冲击器进行冲击功测试,发现该款液动冲击器检测的最大冲击功与理论最大冲击功相比数值偏小,需要在不同泵压、泵量等参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从而找出获得最大冲击功的工作参数。
(3)为精确地得到冲击功计算系数,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标定采样,同时人工测量冲锤高度、冲锤质量时应尽可能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手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李运升,王耀邦.冲击器回转试验台冲击功的计算机测量方法[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1):72-73. [百度学术]
LI Yunsheng, WANG Yaobang. Computer measurement method for impact energy of impactor rotary test‑bed[J]. China Water Transport, 2007(11):72-73. [百度学术]
丁问司.液压冲击机构冲击性能在线检测方法[J].液压与气动,2001(9):35-37. [百度学术]
DING Wensi. The on‑line test method of hydraulic impactor’s performance[J]. Chinese Hydraulics & Pneumatics, 2001(9):35-37. [百度学术]
张昊,李晶.液动冲击器测试实验台设计[J].河南科技,2013(19):106. [百度学术]
ZHANG Hao, LI Jing. Design of hydraulic impactor test bench [J].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19):106. [百度学术]
李小洋,李宽,张永勤,等.新型涡轮扭力冲击器的试验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46(12):40-43,49. [百度学术]
LI Xiaoyang, LI Kuan, ZHANG Yongqin, et al. Experiment on a new turbine torsional impactor[J].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 2019,46(12):40-43,49. [百度学术]
梁家玮.液动冲击器测试实验台设计和研建[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百度学术]
LIANG Jiawei. The design and building of hydraulic hammer test stand[D].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2011. [百度学术]
周志鸿,许同乐,高丽稳.液压破碎锤冲击能检测方法分析[J].建筑机械,2004(8):54-55. [百度学术]
ZHOU Zhihong, XU Tongle, GAO Liwen.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method for impact energy of hydraulic breaking hammer[J]. Construction Machinery, 2004(8):54-55. [百度学术]
张晓飞,王新杰,吕中虎,等.基于压电传感器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22,37(3):44-49. [百度学术]
ZHANG Xiaofei, WANG Xinjie, LÜ Zhonghu, et al. Desig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piezoelectric sensor[J].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22,37(3):44-49. [百度学术]
凿岩机冲击功的电测法[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79(2):30-37. [百度学术]
Electric measurement of impact energy of rock drill[J]. Rock Drilling Machinery & Pneumatic Tools, 1979(2):30-37. [百度学术]
施小群.力学功与能的区别联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94-96. [百度学术]
SHI Xiaoqun.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chanical work and energy[J].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4(27):94-96. [百度学术]
马明江,陈丽.冲击作用时间的分析计算[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4):68-70. [百度学术]
MA Mingjiang, CHEN Li.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n working time of collision[J].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4):68-70. [百度学术]
凌邦国.碰撞时间的精确测定及其应用[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6. [百度学术]
LING Bangguo.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collision time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2002(3):4-6. [百度学术]
徐芝纶.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百度学术]
XU Zhilun. Elasticit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9. [百度学术]
党元一.AD转换精度对温度测量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6):179-180. [百度学术]
DANG Yuanyi. Influence of AD conversion accuracy 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J].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5,34(6):179-180.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