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5(1):3-3.
摘要:最近,在合肥召开的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认为,我国深部隐伏的矿产潜力很大,找深部矿是我国今后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方向,大有可为.在深部找矿工作中,除了要利用更有效的地质理论作指导,更先进的物、化、遥感等新的探测技术方法外,钻探是取得最终结果的最基本的探测手段方法,尤其是今后的找矿深度超过千米以上,只能用钻探才能满足找矿的要求.即使开采矿山有坑道,同样需要用钻探来探矿.
2008, 35(3):5-7.
摘要:冀东油田浅层水平井钻开储层采用甲酸盐低固相钻井液,减轻钻井过程中固相堵塞及滤液侵入造成的储层伤害;下筛管沿用钻井液主要处理剂,与钻井液、地层流体、储层粘土矿物配伍性良好;替浆时在压井液中加入低粘段塞,满足携带固相、清洁井筒的要求;解堵用工作液采用3%高效降解剂A作为降解用处理剂,补充解堵用工作液加入油溶性屏蔽暂堵剂,确保有效沟通地层.现场31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上述储层保护工作液及施工工艺,单井日均增产原油25.96 t,与未实施该方案的邻井相比提高185%.该储层保护工作液体系可较好地保护储层,有效
2008, 35(2):21-23,36.
摘要:针对自动送钻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变、时滞和非线性条件下难以实现准确控制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灰色预测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在建模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而这样累加的结果可以大大弱化非线性干扰的影响.利用灰色预测改进模型,实行一步或多步预测,将预测误差与误差变化作为决策机构的输入,送给液压调速系统对绞车的绞车力进行控制,然后控制钻杆的下放速度从而达到恒钻压的目的.该算法自适应强,计算简单,适合于钻压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2008, 35(3):28-29.
摘要:钻探接头的耐磨性多年来一直是钻探工具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且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所采取的表面强化及硬化措施,比如高频表面淬火、镀铬、离子氮化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艺复杂、成本高、效果差等缺点.以钻杆接头常用材料40Cr为试验材料,对其经粉末固体渗硼后的耐磨性、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硼后其耐磨性提高7倍以上,耐蚀性也有明显提高.
2008, 35(4):31-35.
摘要:把群桩等代为一个大单桩,将群桩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简化为侧表面上的面荷载和分布在底面的面荷载.基于Mincujn 应力解,通过积分求得该等代大单桩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对桩周土体中任一点的附加应力,根据分层总和法可得到群桩自身沉降以及周围土体任一点的竖向沉降.为验证本文方法,对上海2个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很好地计算群桩自身沉降以及桩周土体沉降.
2008, 35(5):38-41.
摘要:分析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建模方法,并通过实例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和灰色系统模型及时序模型预测进行比较,充分证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变形预测中的优越性.
2008, 35(4):39-42.
摘要:以静力平衡法为依据的传统支护结构计算方法已难以满足工程的需要,而较为理想的连续介质有限元法又由于理论本身复杂、参数多、本构模型难以确定等多种因素而应用较困难.弹性地基梁杆系有限元法因能考虑支护结构的平衡条件和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中所需参数简单等诸多优点在基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杆件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对武汉地铁2号线某站点深达15.31 m、采用3道水平支撑的复杂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推出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随工况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