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8(11):112-117.DOI: 10.12143/j.ztgc.2021.11.016
摘要:车辆动荷载处于基坑周边时,现行行业安全规范将其归纳为一般危险源。杭州某基坑围护因发生局部坍塌,使邻近道路塌陷,调查认为车辆动荷载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文中结合该案例,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并对照现行标准规范,探讨车辆动荷载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规律。提议将车辆动荷载提升为重大危险源,从跨行业研究、提高基坑外限载、完善基坑监控以及现场管控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同时建议将车辆动荷载列为研究对象,找出力学模型,归纳出影响规律,给出针对性措施,补充完善到现行标准规范中。
2020, 47(5):85-88.DOI: 1672-7428(2020)05-0085-04
摘要:差异张拉法能够有效提高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张拉作业工效,此工艺在两河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中成功应用。为保证张拉至110%设计荷载时钢绞线平衡受力,对差异补偿荷载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发现考虑预紧阶段已产生的差异量是受力平衡的关键,并对单根差异补偿和整体张拉阶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2019, 46(10):20-27.
摘要:岩石在钻头破岩工作时会产生振动,为了研究岩石特性对钻进过程中岩石振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振动的岩石特性识别方法。通过振动学理论和弹性力学知识建立岩石振动方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参数对岩石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冲击荷载下岩石产生振动,岩石特性对振动有紧密关系;岩石的密度、刚度和抗压强度对岩石的振动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岩石强度对振动的影响最为明显;岩石刚度越小,强度越小,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振动越大。研究冲击钻进过程岩石的振动特性,对钻进参数设置以及岩性的识别有重要意义。
2019, 46(5):65-71,85.
摘要:利用FLAC3D软件针对大连某工程桩基的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普通桩和扩底桩的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LAC3D软件模拟普通桩Q-s变化,在相同荷载下,模拟与实测的Q-s曲线吻合,说明建立的FLAC3D模型比较适用于本工程问题研究。利用建立的FLAC3D模型对在6000 kN荷载、桩身直径相同的条件下的扩底桩和普通桩进行受力分析,桩顶应力一样的条件下,桩端应力减少50%,改善了桩端受力条件。在桩长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缩小桩径的扩底桩的承载力,其用料占普通桩的61.2%,模拟结果表明,缩小直径扩底桩能够达到工程荷载要求,并且降低了成本。建议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修正并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2015, 42(4):63-67.
摘要:石油化工装置具有高、大、重及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要求严格等特点,宁波镇海某石油化工项目位于沿海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差,风荷载大,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要求较高。为了取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桩基水平承载力参数,在工作区内开展了不同桩径、桩长、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预制方桩桩基的水平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桩顶自由条件下,单桩水平承载力随着桩径和桩长的增加而增大,但并非是线性增长,而是呈幂函数增长关系;单桩水平承载力随着桩顶竖向荷载的增加同样呈幂函数增长关系;群桩水平承载力大于单桩水平承载力之和。
2015, 42(9):72-75.
摘要: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南厂沟浅埋大跨度隧道下穿公路,重载车辆繁多,对隧道施工安全及道路行车安全造成威胁。采用FLAC3D软件分别对无行车条件下和行车荷载作用下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的受力及变形,结果表明,行车荷载对该隧道施工影响较小。下穿施工过程及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南厂沟隧道下穿公路数值模拟是合理的,为顺利施工提供了有益指导。
2014, 41(7):80-84.
摘要:在当前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杆)的验收试验相关规程中,对总位移量控制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使得实际施工验收无所适从。通过对等位移和等荷载2种张拉法的比较,对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验收试验中的总位移量的控制范围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锚索验收试验给出控制范围的建议值,供该类型锚索验收试验相关研究及规范取值参考。
2011, 38(12):58-60.
摘要:天津地铁3号线张兴庄站紧邻北环铁路,铁路路基及列车动载产生的偏压荷载对基坑稳定性影响不容忽视。对其基坑加固支护、降水、封堵等施工方案及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对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11, 38(9):90-92.
摘要:结合青岛市开发区盛世江山小区地基处理项目,分析CFG嵌岩桩的设计计算、施工及检测结果。通过提高长螺旋钻机入岩能力,为加大桩的嵌岩深度提供可能。经过对多组复合地基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桩长与沉降量的关系和规律。实践表明,在基岩埋深较浅区域的高层建筑中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是安全可靠的,不仅节约了成本投入,还大大缩短了工期,值得推广应用。
2009, 36(8):60-63.
摘要:在狭窄场地上进行大吨位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试验设备受场地限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供足够大的反力荷载。根据此次试验场地地层中基岩埋藏丰富且深度较浅的情况,通过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载反力装置设计,最终采用十字形加载反力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反力荷载不足的问题,从而为类似的试验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选择。同时,通过对试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锚固力、自由段变形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关改进和完善反力装置现方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