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8(11):104-111.DOI: 10.12143/j.ztgc.2021.11.015
摘要:南京一过江隧道明挖段为超深基坑,有深厚强透水砂层,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大,接受长江水补给,基坑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涌水量大,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通过洗井试抽发现原降水方案不能满足降水要求,且偏差非常大。为确保基坑安全、顺利施工,现场边施工降水井边开展原位抽水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并借助三维数值法进行参数反演及降水模拟,及时对开挖深度大的JD1、JD2节段的降水井管径、数量、水泵配置进行了调整。基坑内抽水试验反演的参数远大于原方案参数,实际基坑涌水量高达91000 m3/d,是原降水方案预估值42000 m3/d的2.2倍,由于及时科学地调整了降水方案,在总井数增加不多的情况了,将坑内水位降至基底以下,保证了基坑的顺利实施,充分说明了抽水试验及方案的优化调整在降水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
2020, 47(6):79-85.DOI: 1672-7428(2020)06-0079-07
摘要:江苏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基坑涌水事故是因前期降水方案设计和降水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导致,事故处理过程中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地层资料深入分析,该地区为典型的长江漫滩二元地质结构,主要含水层为巨厚砂层,充分考虑该地区含水层厚、渗透系数大的特点,合理布置降水井数量及深度。对基坑内已施工的不合格降水井作报废处理、严控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成功地解决了基坑涌水事故。本文详述了该项目事故发生和解决过程,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经验。
2018, 45(11):50-55.
摘要:珠江一特大桥主墩位于珠江水域中,承台基坑施工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围护, C30水下混凝土封底。封底完成后进行围堰内排水时,基底承压水击穿了封底混凝土,造成了基底突涌事件。对比在围堰内降水和在围堰外降水两种方案后,决定采用围堰外降水的方法,将承压水位降至封底顶面以下。该方案工期短、费用低,开创了在珠江内降底承压水的先例,成功处理了围堰封底失败的事故,确保了承台的顺利施工。实践证明在深水中降承压水是可行的,降水是保证承台基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1, 38(9):78-82.
摘要:降水工程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地铁工程的工期及安全,对整个工程质量影响颇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很可能产生基坑底的突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前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防止土的渗透变形、突涌等不良作用对基坑边坡、底部造成影响,保证施工安全。管井降水是目前北京地铁工程降水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管井降水的设计、施工及监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2005, 32(11):14-16.
摘要:根据多年深基坑降水实践,总结出了利用多孔抽水试验实测流场确定井点降水设计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经过在衡水电厂和西柏坡电厂深基坑降水设计中应用,设计方案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