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8(10):116-124.DOI: 10.12143/j.ztgc.2021.10.016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支护体系——护坡桩+微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成功解决了基坑周边无放坡空间需垂直开挖、基坑深度大、要求位移小、支护费用高等技术难题,做到了施工便利,对控制边坡位移变形、增强边坡整体稳定性、保证在基坑开挖工程中不发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作用。采用这种支护方式对北京一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探讨,经工后监测效果良好,大大地提高了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从而验证了这一支护形式的可行性,其在深基坑支护中具有常规土钉墙和护坡桩无法相比的技术与经济优势,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具有较高的适用推广价值。
2018, 45(6):47-51.
摘要:依托上海地铁18号线杨高中路站超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监测结果,从围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量,立柱桩垂直位移量等参数角度对超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分析可知,随着基坑的分层开挖施工,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曲线表现为“大肚状”形态,最大位移点不断下移,最终稳定在093~107倍开挖深度处,最大水平变形量约为开挖深度的330‰,平均最大隆起变形量约为开挖深度的052‰,立柱呈现隆起状态,隆起位移量约为开挖深度的091‰,与周边管线监测数据变形趋势基本一致,上述规律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2018, 45(6):81-84.
摘要:滑坡土体变形及其处理是滑坡治理施工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兰溪洞源村滑坡隐患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不稳定问题后,施工单位与相关单位一道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土体的新近变形特征与变形原因分析、应急抢险措施、应急排险效果监测、后续施工方案等内容。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类似施工提供了借鉴。
2017, 44(11):66-70.
摘要::为研究北斗卫星测量技术在建筑深基坑位移监测中应用效果,以柳州市一深基坑工程监测为案例,介绍了BDS系统与常规测量方法的优点,基坑监测系统的组成,测点的选择,监测实施方法及效果。研究表明,BDS为主的GNSS技术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均能满足要求,完全适用于基坑的位移监测。
2013, 40(6):57-60.
摘要:以河南人民置业网络传媒大厦为实例,介绍深基坑工程设计选型过程和施工情况,并对变形监测结果中的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冠梁水平位移、锚索拉力进行分析,对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2011, 38(10):53-55.
摘要:概述了黄土质基坑的破坏成因,并以某电厂翻车机室基坑的支护为例,概述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概况以及选用的支护方式,根据土质基坑的破坏模型进行基坑的稳定性验算并调整设计参数,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同时介绍了支护方案,即复合土钉墙的施工技术应用,基坑的变形监测;总结了施工经验和体会。
2008, 35(7):18-21.
摘要:从传统技术手段、特殊测量方法和最新测量技术等几方面入手,介绍了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中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不同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中应用的优缺点。
2008, 35(7):22-27.
摘要:国道318线二康路K2794滑坡监测历时25年,经历了滑坡治理施工前、治理施工中和治理施工后监测3个阶段,为滑坡的治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较好的辅助数据,保证了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和施工的安全。介绍了其监测设计、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的选择以及监测布置方案等内容,该项目的实施为其他类似滑坡监测积累了经验。
2008, 35(7):35-37.
摘要:变形监测是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变形体测量,获取其动态位移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对变形体安危状况做出预警。主要研究GPS变形监测的基准稳定性分析之F检验法,结合三峡库区云阳县专业监测滑坡具体工程,对GPS滑坡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基准稳定性进行分析
2008, 35(10):60-65.
摘要:TBM掘进机以其快速、高效、安全、优质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隧洞开挖施工中,尤其更适用于深埋超长隧洞,然而在不良地质洞段中TBM掘进缓慢,甚至有卡刀可能,反而不如钻爆法灵活,这就需要根据围岩性状采取特殊技术处理措施,辅以监控量测手段对支护方案进行验证、调整支护措施、修正设计参数等。结合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工程,总结了在不良地质洞条件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良地质段处理措施以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