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51(6):141-151.DOI: 10.12143/j.ztgc.2024.06.018
摘要:以武汉市某基坑工程实例为背景,基于承压层坑内外水位降深及坑外地表沉降两大观测指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群井降水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设置多组计算工况,对在悬挂式止水帷幕不同插入比λ条件下,降水井不同滤管长度L及滤管埋深H对承压层坑内外水位降深及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插入比λ对承压层坑内外水降深及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要远大于降水井滤管长度L及滤管埋深H的影响。在止水帷幕插入比λ=0.4~0.6时,通过改变滤管长度L及滤管埋深H来提高承压层坑内水位降深或降低承压层坑外水位降深具有较大的空间。止水帷幕插入比λ0.6后起到较好的隔水效果,滤管埋深H宜位于承压含水层顶部,滤管长度L不宜超过0.4倍的承压含水层厚度M。
2021, 48(11):104-111.DOI: 10.12143/j.ztgc.2021.11.015
摘要:南京一过江隧道明挖段为超深基坑,有深厚强透水砂层,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大,接受长江水补给,基坑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涌水量大,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通过洗井试抽发现原降水方案不能满足降水要求,且偏差非常大。为确保基坑安全、顺利施工,现场边施工降水井边开展原位抽水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并借助三维数值法进行参数反演及降水模拟,及时对开挖深度大的JD1、JD2节段的降水井管径、数量、水泵配置进行了调整。基坑内抽水试验反演的参数远大于原方案参数,实际基坑涌水量高达91000 m3/d,是原降水方案预估值42000 m3/d的2.2倍,由于及时科学地调整了降水方案,在总井数增加不多的情况了,将坑内水位降至基底以下,保证了基坑的顺利实施,充分说明了抽水试验及方案的优化调整在降水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
2020, 47(9):63-69.DOI: 1672-7428(2020)09-0063-07
摘要:扬州东部综合客运枢纽地下配套工程深大基坑采用大放坡+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围护,场地地层为深厚强透水地层,降水井布置在坡底还是坡间平台,将直接影响降水的动态控制。本文提出了方案一(坡底布井)和方案二(坡间平台布井)2套降水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比选。对比结果:虽然方案一井数和最终总涌水量略少于方案二,但是需提前降水,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方案二可以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步增加抽水井,体现了按需降水的原则。因此,认为方案二更优。类似基坑进行降水方案设计时,不应仅考虑总井数和最终总涌水量,还应考虑到不同开挖阶段,动态控制、按需降水,才能从源头上实现基坑工程的绿色施工。
2014, 41(12):62-67.
摘要: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新郑机场站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层条件复杂,砂性土与粘性土互为透镜体,开挖范围内主要为粉土、粉砂、粉质粘土,属黄土类地层,渗透性能差,若降水井施工质量差,抽不出水且容易带走细颗粒,开挖时又容易发生流砂。对此类复杂地层的降水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层条件、围护结构的特性,保证将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同时避免流砂、管涌、突涌的发生,确保基坑开挖安全。 在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场区水文地质渗流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降水设计,并采取有效的降水井施工技术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降水效果。
2011, 38(4):45-48,52.
摘要:介绍了风动潜孔锤钻进技术在北京地铁工程降水中的施工实验,通过与其它成井工艺进行比较,讨论了引入该技术到北京地铁工程降水施工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006, 33(5):12-13.
摘要:根据福建漳州新城大厦基坑降水井口径大、单井涌水量大的特点,采用了350 mm钢筋笼外包一层20目不锈钢丝网和一层28目尼龙网,孔隙率比钢管作滤管高3倍以上,增大了过水面积,降低了水跃值;管壁与孔壁间采用粒径比规范值大一级且大小不等(1~4 cm)的砾卵石作为滤料充填,洗井时间比按规范值填砾缩短2/3,井内泥浆采用排污泵排除,并与空压机清洗联用,洗井速度快,效果好。
2005, 32(6):63-64.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粉土、粉质粘土交互地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地下水位较浅时,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辅助深井真空井降水的方法,有效地疏干了赋存于夹层中的自由水,成功地解决了浅埋隧道施工时,拱部夹层问题,达到了无水施工的要求。
2004, 31(9):18-19,22.
摘要:福州福泰广场基坑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场地狭小,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大,设计采用了H钢桩挡土,水泥搅拌桩止水,钢管内支撑,降水井降水及减压井等多项技术措施,达到了经济安全的目的。介绍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