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52(2):28-37.DOI: 10.12143/j.ztgc.2025.02.004
摘要:在南方丘陵地区实施系列地质岩心钻探项目过程中,遇到了多项技术难题,包括岩溶空腔区的溶洞穿越、孔底失返层的安全钻进、松散泥砂砾石层的取心难题、水敏地层的钻进困难、强造斜地层的稳斜钻进以及深切割区的搬迁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难点,分别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双套管+半填充”的方式穿越溶洞;(2)“顶漏+封堵+润滑钻具”的综合技术措施以保证安全钻进;(3)采用了超前取心跟管钻进工艺以及多级套管护壁技术,创新应用了光圈收敛式特种取样钻具和伸缩式漏液接头,显著提高了岩心采取率;(4)采用了低固相抑制性防塌冲洗液,并通过加强固相控制、降低转速、减少回次进尺、套管快速支护响应等综合手段,保障了孔壁的安全;(5)采用了基于连续梁绳索取心钻具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配合“低压吊打”和钻机地基加固、提升同心度等措施,达到了防斜打直的目的;(6)探讨了无人机高效搬迁方案。本文成果为类似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探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25, 52(2):72-79.DOI: 10.12143/j.ztgc.2025.02.010
摘要:在固体矿产勘查中,因工作区地形复杂给钻探设备搬迁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修建道路或人工搬迁存在工作量大、工期长、环境破坏大和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以湖南省安化县谌家仑、江华县麻江沅工作区为例,优选了3款多旋翼无人机,重点对设备拆卸与捆扎、路线规划、飞行吊装等无人机吊运流程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搬迁具有效率高、人工强度低、绿色环保等优势,相比传统搬迁方式,有助于实现绿色勘查。同时,从提升无人机载重、续航能力,完善无人机多控模式,优化钻机模块分配集成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多旋翼无人机在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可为地形条件复杂地区的钻探设备搬迁提供有益借鉴。
2024, 51(5):108-114.DOI: 10.12143/j.ztgc.2024.05.013
摘要:随着近年来矿产资源勘查要求的提高,岩心钻孔的深度及地层复杂性也不断加大,为能精准的钻遇靶区矿体以实现地质目的,对钻孔轨迹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雪峰弧构造带部分工作区地层倾角大、软硬交替频繁、地层破碎,实际施工中地层造斜情况严重,随着孔深增加导致终孔轨迹与靶区矿体偏差较大,影响矿产资源勘查的精度和质量。通过对该工作区地层造斜情况的深入分析,在ZK1001钻孔绳索取心钻进施工中采用初级定向孔技术和满眼钻具工艺,大幅度提高了钻孔孔身质量,较好地实现钻孔轨迹控制。并通过试验不同的岩心钻具组合,提出了满眼钻具组合的优化意见和建议,为工作区岩心钻孔轨迹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2024, 51(S1):269-274.DOI: 10.12143/j.ztgc.2024.S1.041
摘要: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量不断增加,钻探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凸显。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强绿色勘查技术方法的应用,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在当前钻探施工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在幕阜山烟竹坡工作区,通过使用便携式全液压钻机施工,使用小型履带运输车搬迁,场地布设时使用铁质循环槽、土工布、防渗膜减少冲洗液、油料渗漏污染,钻进过程中使用环保冲洗液、钻井液离心机,钻进完成后进行废液、废料、垃圾的处理及场地修复等一系列绿色勘查技术措施,减小了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为以后绿色钻探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并建议完善绿色勘查标准规范,提高绿色施工预算,探索无人机辅助搬迁和高适应性钻机底座,推进绿色勘查施工有效落实。
2024, 51(S1):332-340.DOI: 10.12143/j.ztgc.2024.S1.053
摘要:页岩气参数井颚鹤页3井位于湖北恩施湘鄂西褶皱带宜都-鹤峰复背斜鹤峰向斜,钻探的主要目的是主探二叠系大隆组台盆相沉积页岩气,兼探栖霞组混积陆棚相沉积页岩气,设计井深2300 m,完钻井深2326 m。本文介绍了颚鹤页3井的钻探施工情况,针对地表浅层嘉陵江组的失返性漏失处理,防斜打直弯壳体螺杆钻具组合设计,孤峰组和茅口组高硬度硅质灰岩钻头选型等方面开展研究,提高了钻进效率,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自主组建钻井队伍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气参数井,获取了目的层岩心实物资料,实现了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栖霞组油气调查新发现,拓展了鄂西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勘探新区和新层系,对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评价与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