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52(1):25-31.DOI: 10.12143/j.ztgc.2025.01.004
摘要:传统的随钻测量方法应用于取心钻探时,受限于岩心管对泥浆脉冲传输通道的堵塞,随钻仪器安装于取心钻具后方,导致测量仪器与钻头之间存在较大距离,造成测量的轨迹及工况数据存在滞后性,影响钻探工艺及轨迹的精确控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绳索取心的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利用近钻头发射端实时采集工况及轨迹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甚低频电磁波发送到与取心钻具内管总成相连接的接收端进行存储,待取心完毕打捞岩心管时将仪器提出进行数据读取。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方案及电路设计,开展了系统短传功能的室内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在井下进行跨取心钻具的近钻头信息传输,且无线短传距离可达8 m。研究成果可为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25, 52(1):32-39.DOI: 10.12143/j.ztgc.2025.01.005
摘要:绳索取心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不提钻取心技术,对于水平孔和大深度直孔取心钻探,绳索取心钻具下入是一个难度大、耗时长过程,孔深越大,效率越低。本文基于液力举升工艺原理,利用冲洗液循环动力,采用正循环取心钻进、反循环液力打捞方法,在现有取心钻具基础上对投送打捞系统进行设计,研制了H口径液力举升式绳索取心钻具。依托钻探试验平台和试验孔开展了钻具孔内试验,分别进行了3次可视化台架模拟试验、4个回次取心钻进试验、2个回次液力举升试验,钻具顺利完成取心作业并成功实现钻具内管总成的液力举升回收。液力举升绳索取心钻具的研制为水平孔及大深度直孔取心钻探工艺开拓了新思路。
2024, 51(S1):85-89.DOI: 10.12143/j.ztgc.2024.S1.014
摘要: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传统随钻测量系统所面临的数据滞后问题,而天线的参数设计及优化是提高信号传输距离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某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的天线参数展开优化研究,通过试验探讨了天线线圈直径、线圈匝数、负载及磁芯等参数与信号传输距离之间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发射线圈匝数为100匝及线径为0.8 mm,接收线圈为180匝及线径为1 mm,且需引入二级功率放大电路并采用铁氧体磁芯或磁片时,信号传输距离及稳定性最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天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4, 51(S1):404-410.DOI: 10.12143/j.ztgc.2024.S1.065
摘要:为了提高青海某钾盐矿的开采效率和产量,提出了贯通井的开采方案,首次利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和对接井技术施工了多组贯通井,从水平井注水后从竖井抽取卤水,极大地提高了钾盐的开采量。工程施工初期出现了卡钻事故,通过优化泥浆配方、钻头合理选择、防卡钻钻具的设计使用,避免了卡钻事故的再次发生。该工程完成40条水平井和竖井的对接后,该区域内的钾盐年产量提高3.5万t,证明利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提高钾盐矿开采效率和产量的方案是可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利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进行可溶性矿产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3, 50(2):143-149.DOI: 10.12143/j.ztgc.2023.02.020
摘要: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技术多次在矿难救援中得到成功应用。但由于地层的复杂性、装备及工艺适配性不足等各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地面钻孔救援的施工效率。本文以矿难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装备和大口径钻孔快速钻进技术为主线,分析了目前地面钻孔救援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研发双动力头钻机、跟管钻进技术、高效套管焊接技术、潜孔锤钻进技术以及反循环钻进技术等,以期为今后矿难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施工技术及装备研发提供建议与技术基础,进一步提升钻孔救援的施工效率,加速构建科学的矿难救援体系。
2022, 49(5):156-162.DOI: 10.12143/j.ztgc.2022.05.021
摘要: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是石油钻井领域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它以近钻头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的随钻测量、传输、信息解释、决策控制为主要技术特征,能有效提高油气层钻遇率、降低钻井成本。本文介绍了近钻头测量系统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与特点,为满足小口径钻进对近钻头测量技术的需求,提出了小型化设计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电磁波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小直径涡轮发电技术、井下MEMS传感器技术等,为今后小直径近钻头测量系统研发提供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