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7(10):1-8.
摘要:概述了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历史、工作过程及目前取得的进展。详细地介绍了我国陆地永久冻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器具、工艺方法、应用现状及钻探取样施工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我国未来陆地冻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工作任务和建议。
汤凤林 , 蒋国盛 , А.Я.Третьяк , В.Ф.Чихоткин
2010, 37(10):9-13.
摘要:中国近年来先后在南海北部和祁连山南缘青海省天峻县永久冻土带中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一种新能源,它将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紧张的缓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安全是个大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上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俄罗斯南方国立技术大学地球物理、探矿工程和石油钻采教研室开发出来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可以准确确定出射孔部位的位置、检查射孔部位是否阻塞和如何解阻等关键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此应该进行研究。
2010, 37(10):14-16.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煤层地下气化的发展状况及最新进展,阐明了煤炭地下气化的优越性及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坎坷历程,指出煤炭地下气化(UCG)是解决传统煤炭开采方法存在的一系列技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新奥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攻关成果,展望了地下气化采煤的前景。
2010, 37(10):17-21.
摘要:干热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热能大、分布广、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等优势。而干热岩的勘查开发利用在我国还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对干热岩勘查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简述国内外对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干热岩开发利用的技术关键,并提出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需要做的工作。
2010, 37(10):22-25.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能以固体形式存在,但由于其特殊的热物理力学性质,难以像开采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的“矿山”型式来开发。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钻探技术是解决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经济可行和避免可能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键。鉴于通过钻探手段将天然气水合物在地下转化为可控的资源而后开采的现实,提出了采用化学浆液注入和降压相结合的开采模式。
2010, 37(10):26-29.
摘要:随着世界石油市场高油价时代来临,原来高成本的油页岩生产变得经济,油页岩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替代能源。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常规油页岩开采方法成本较高。基于我国油页岩埋藏条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国内外非常规油页岩开采以及相关的试验,提出了2种开采模式——油页岩原位开采与钻孔水力开采。
2010, 37(10):30-34.
摘要: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应用时间不长,但推广应用速度非常快,几乎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尤其在上海世博场馆中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我国已掌握了地源热泵的全套技术,并在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钻孔热反应测试技术、高效地下热交换井以及太阳能与地源热泵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将为实现我国205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2010, 37(10):35-39.
摘要:河南中低温地热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大,分析评价了目前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低碳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河南的地热能源资源勘查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具体工作研究思路。
2010, 37(10):40-43.
摘要:水源热泵技术作为供热供冷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水井工程的参数需根据具体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气象条件和地质地层等进行设计。在对第四系大口径水源热泵水井工程设计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成井质量控制、抽水与注水、渗水试验综合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源热泵供热供冷中央空调技术设计的第四系土层大口径水源热泵水井,作为供冷供热水源达到了各项技术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0, 37(10):44-47.
摘要:地热资源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前景和潜力的清洁替代再生资源,在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面临能源短缺“瓶颈”时期,研究其分布、形成、储藏、运移机理、开采模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地热资源的分布、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初步探讨了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研究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前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0, 37(10):48-50.
摘要:介绍了静观ZK1号地热井施工概况和设备机具选择,简述了分层钻进措施:采用“三开两固”成井,各次钻具配套,泥浆性能指标,固井工艺措施及抽水试验方法。经测定其井口水温63.5 ℃,由于其井口自流量仅为421.9 m3/d,不便于下一步开发利用,拟定在距原井700 m处再施工一定向井,并提出了定向井的初步设计方案。
2010, 37(10):51-55.
摘要:在河北平原新近系地热井施工时采用填砾工艺具有防砂、稳定孔壁的优点,但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通过实践应用提出了管孔径级配方案,总结了终孔替浆工艺,分析并论证了填砾数量计算方法、填砾速度的确定原则及静水填砾方法的可行性。
2010, 37(10):56-60.
摘要:概述了常用的各类非开挖施工技术方法及非开挖施工的主要优势;介绍了我国非开挖行业的3个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非开挖技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判断。
2010, 37(10):61-64.
摘要:采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近地表施工时,由于地层及钻井液压力等原因易产生地表变形。结合美国梅萨市一处通信管道施工实例,对0~0.9 MPa钻井液压力作用下的地表变形程度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地表最大隆起量为26 mm。采用DCRP技术及水准仪方法对该变形区域钻井液压力作用前后的地表进行位移检测,得到地表最大隆起量分别为28 mm和30 mm,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同现场检测结果比较吻合。同时,在现场所布置的26个检测点中,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隆起量最大相差2.7 mm,表明其精度比较接近。此外,由于DCRP技术属于非接触式三维检测,受施工现场条件及人员操作限制少,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前景。
2010, 37(10):65-69.
摘要: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埋深浅、渗透性低,难以用常规管井开采。利用水平定向钻井技术,可在含水层内长距离铺设过滤器,从而增大水井出水量。研制的贴砾过滤器,其性能经水平井试验验证满足水平井成井要求,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2010, 37(10):70-73,81.
摘要:通过对钻头结构、钻头胎体内在性能、烧结工艺及水力流场的研究,以达到金刚石钻头高效低耗的目标,对不同结构钻头分别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010, 37(10):74-77.
摘要:水压式凿岩破碎冲击器与液动冲击器的工作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有着很高的工作效率和能量转换率,凿岩速度大大高于气动潜孔锤,但这种水压冲击器不适合泥浆驱动。转阀式水压冲击器的配流不同于以往的配流方式,可能更适合泥浆介质驱动。
2010, 37(10):78-81.
摘要:近年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瓦斯抽排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类井施工周期长、难度大、要求高,再加上套管直径大、总质量大、施工和套管的成本费用也很高,据所掌握的工程资料,国内已有数口井在施工过程的不同环节发生了不同形式的套管挤毁事故,造成整井报废,损失惨重。以某瓦斯抽排井下套管过程中工作套管发生严重挤毁事故为例,对其受力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直径套管三轴应力强度校核计算方法作了详细论述。通过与传统单轴应力强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套管三轴应力强度计算结果更准确科学,采用三轴应力强度计算方法指导前期套管设计,工程质量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2010, 37(10):82-84.
摘要:石油天然气钻井肩负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又是能耗大户,节能潜力和责任很大。企业的科学发展当责无旁贷的把节能减排看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挖潜、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只有坚持低碳生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10, 37(10):85-88.
摘要:长螺旋旋喷搅拌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止水帷幕技术,采用改装的长螺旋钻机在机械搅拌土体的同时进行高压喷射水泥浆形成桩体。由于长螺旋钻机钻杆转速较慢,但提升速度较快,使高压水泥浆不能充分切割土体,使桩体均匀性差,强度低,止水效果不好,而在长螺旋钻机中使用变频器后可人为改变钻杆升降速度,使旋喷搅拌更充分,桩体更完整,止水效果更好。同时也省去了繁琐的动滑轮系统,使得装置更简便。发电机功率变小,钻机电流变小,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2010, 37(10):89-92.
摘要: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是水泥土桩系列中的一种新桩型,其特有的有关造桩的科技成果已获得了众多工程专家的赞誉和社会的公认,并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应用。其中,最具持续发展意义的成果,则是可促进建筑工程实现低碳目标:即低耗、低噪、无污染施工。通过该桩型的一些实例,结合珠三角地区的地层特点,重点介绍了在含水量为70%~80%的(欠固结)淤泥地层中,Φ1000~1200 mm水泥土桩现场抽芯桩身强度95%达到qu(28d)≥1.5~2.0 MPa的成果,以及“Φ1000 mm水泥土桩穿透N≥38击粗(砾)砂层”的成果。
2010, 37(10):93-96.
摘要:直接推进取样技术按照监测要求,可以在同一孔内迅速准确地采取地下水水样、土层土样和土层气体样品。直接推进取样完成后,还可以在孔内安装井管和过滤管,成为永久性的监测井。该项技术可以为查明潜在的污染工厂、废水土地处理场和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的扩展情况提供分析样品。该项技术施工成本低,可获取高质量的监测资料,为控制和治理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结合地质调查项目对直接推进取样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