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海洋石油708船在深远海勘察作业时,海底钳因电能不足被频繁提至甲板更换电池的问题,研制了一套深水离线电池分配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舱、深水电池组、水密电缆等组成,能够在海底独立实现4个深水电池的自动切换功能。控制舱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系统耐压≮30 MPa;采用三菱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完成了控制程序的编写。通过室内实验,验证了控制功能,能够稳定实现电池的切换与电能输出。在我国南海某海域1800 m水深处进行了现场应用,成功将海底钳的水下作业时间由3天提升至不低于10天,极大地延长了其在海底的工作时间,为海洋石油708船节约了宝贵作业时间,圆满辅助该船完成了勘察作业任务。
海底钳是一种在海底井口实现钻杆夹紧与松开的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小钻杆多方位运动,在深海钻探取样以及工程勘察中起到稳定钻杆的作用,是海洋勘察作业必备的装备之一,国内外对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深水电池与常规陆地上使用的电池组结构完全不同,因为要考虑深海高腐蚀、高压力的作业条件,电池需要加装厚重的防腐金属外壳与电池管理系
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PLC的深水离线式电池分配系统,其目的是将多个深水电池利用起来,均连接到一个独立的分配器上,由它来负责同时管理多个电池的电能输出,保证海底钳在作业时都会有深水电池正常工作。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有独立的逻辑控制系统,每个电池都是独立工作,与海底钳自身控制系统无任何关联,不会影响其稳定性,安全可靠;(2)具有应急处理功能,在系统漏水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切断电池组,保证系统安全。本系统能够最多同时实现4个深水电池的管理,这样极大地延长海底钳水下作业的时间,既满足了海洋石油708船深远海的勘察作业需求,又能够将现有深水电池都利用起来,为该船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深水离线式电池分配系统主要由控制舱、深水电池、水密电缆等组成,根据实际使用工况与作业需求,本系统设计最大管理水下电池的数量为4个。单个电池容量40 Ah,输出电压220V DC,设计工作水深3000 m。将4组深水电池通过水密电缆连接到分配器控制舱上,由PLC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后进行电能的输出,其系统结构如

图1 离线式电池分配系统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off‑line battery distribution system
电池分配系统安装在一个特制的控制舱内,主要作用是完成海底钳电能分配与输出。其主要结构如

图2 控制舱主要系统组成
Fig.2 The main system composition of Control module
本系统采用顺序控制的工作流程,各个电池依次接入到系统中,独立进行电能输出。选择这种工作方式主要有操作简便、系统结构稳定的特点。当电池接入到分配器时,控制系统就会通电并开始工作。首先控制器会进行漏水检测,如果出现漏水,系统会停止工作,并发出漏水报警;如果系统正常,则开始同时监测各组电池的电压,并将第一组电池接入到系统中进行电能输入,当第一组电池电压低于185 V时,启动电池组切换,接入第二组电池;当第二组电池工作电压低于175 V(水下电机正常工作的电压下限值)时,启动电池组切换;如此依次完成第三组与第四组电池的接入。每个电池接入系统后,控制系统会主动将其他电池都断开,保证系统有且仅有1个电池组在工作。本系统设置第一组电池为备用电池,它的切换电压要比其他几个电池组都高,当其他电池组均放电完毕后,系统会接入第一组电池,以备海底钳在应急情况下使用。电池分配器完整的工作流程见

图3 电池分配器工作流程
Fig.3 The workflow of Battery distributor
为满足深海作业条件,控制舱采用7075高强度铝合金制成,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设计最高耐压为30 MPa。控制舱采用圆筒结构设计,分为舱体、上端盖、下端盖3部分,其中上下端盖设计多层O形密封圈结构,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采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完成控制舱结构设计并进行强度分析。采用自由网格划分技术,设置网格尺寸为10 mm,网格类型为实体网格,并对部件接触位置进行网格局部加密处理,共划分80706个网格,其网格划分情况如

图4 控制舱网格划分
Fig.4 Grid division of control cabin

图5 控制舱应力云图
Fig.5 Stress cloud map of control cabin
为保证能够实时准确测量电池电压,本系统配备有4组独立的高精度直流电压变送器,测量范围0~300 V,精度0.1 V,输出4~20 mA。该变送器安装在电池组输入端,当电池插入系统就可以开始工作,将采集到的电压数据实时传输给PLC。第一组电池兼顾给控制系统供电,利用开关电源将220 V DC转换为24 V DC,然后给PLC、变送器、传感器等供电。在电池组的输出端安装有大功率的单向二极管,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组之间因为电压不平衡而互相充放电。系统还配备有漏水传感器,当检测到系统漏水时,就会及时断开电源,保证电池组的安全,系统电路结构如

图6 系统电路
Fig.6 System circuit
采用PLC为中央控制器,来控制继电器组的动作,并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实现电池切换功能。本系统控制器选用三菱FX系列PLC,具有多路的开关量与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功能,控制与通信功能强
输 入 | 输 出 | ||
---|---|---|---|
功 能 | 地址 | 功能 | 地址 |
漏水信号 | X0 | 继电器1 | Y0 |
第一组电池电压 | AD0 | 继电器2 | Y1 |
第二组电池电压 | AD1 | 继电器3 | Y2 |
第三组电池电压 | AD2 | 继电器4 | Y3 |
第四组电池电压 | AD3 |
根据电池分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控制要求,采用顺序控制的方式来实现上述功能,采用三菱专用的编程软件GX works2完成PLC控制程序的编写。PLC在工作状态时,会循环采集电池组电压数据,电池组电压正常就可以正常进行工作,设定电压采样频率为1 s,每60 s会对采集到的10个电压数据进行1次取平均数操作,该值将作为实际电压数据输出。首先控制继电器1动作,让第一组电池接入系统进行工作;当第一组电池电压降低到一定值后,PLC将会控制继电器2动作,让第二组电池接入系统,过10 s后再控制继电器1动作,将第一组电池断开;如此继续依次完成第三组、第四组电池的切换工作;选择这种工作方式能够保证4组电池独立工作,同时任何时间都能有电池处在工作状态。程序设置了自锁与互锁,防止运行过程有多个电池组接入系统而发生冲突;在多个程序段设置了急停,保证工作过程中出现漏水等紧急情况时,能够随时停止。该PLC一体机有232通讯口与485通讯口,方便与电脑端进行通信,完成程序的上传与下载。在通信舱还设置专用的水密通信端口,上位机可以直接通过该端口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的数据。
为验证分配器的工作能力与稳定性,在室内开展了性能测试。首先根据系统电路图完成了控制舱的硬件组装,实际结构如

图7 控制舱结构
Fig.7 Structure of control cabin
测试时,首先将4组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均设置为200 V DC,通过上位机监测发现PLC电压数据采集正常,系统工作正常。此时,继电器1动作,同时第一组电源接入系统,测量输出端电压为200 V DC;将第一组开关电源电压缓慢调低,模拟实际工作状态,发现输出端的电压也在逐步降低,当电压低于185 V时,继电器2动作,第二组开关电源接入系统,测量输出端电压为200 V DC,10 s后继电器1动作,第一组电源同时断开;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第三组与第四组电源的接入与断开功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分配器的电池切换功能正常,能够实现任何时刻都会有电池在正常工作。随后开展分配器的漏水保护实验测试,将漏水绳放置到水中,漏水传感器迅速报警,并将该信号反馈给了PLC,系统立刻断电,测试分配器输出端无电压输出。
2023年5月,在我国南海某海域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际作业水深1800 m,预计水下连续作业时间6~8天。将电池分配器组装好后,固定安装在海洋石油708船海底钳上,并接入到海底钳的电路系统中,实际安装现场如

图8 电池分配器安装
Fig.8 Battery distributor installed
本文利用PLC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机械设计原理完成了深水离线式电池分配系统的设计与制造。通过结构设计,该装备能够满足不超过3000 m的深远海作业需求;通过电子电路的设计、控制程序的编写实现了PLC对4个深水电池的独立管理与电能输出;最后,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应用,验证了该分配器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电池组的切换。
该系统将海洋石油708船上现有的电池充分利用起来,实现了多个电池在海底自动完成切换功能,完美地解决了海底钳作业时间短的技术难题,将海底钳的作业时间由3天提升至超过10天,极大地提高了该船作业效率,为海洋石油708船节约了宝贵作业时间,辅助该船完成了大量的深远海勘察作业任务。深水离线式电池分配器能够实现多个电池组的独立管理与输出,有效地延长水下用电设备的作业时间,在其他电池供电的海洋装备上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李欢,白兰昌,李磊,等.基于AMESim的海底基盘液压系统设计研究[J].石油机械,2019,47(11):45-51. [百度学术]
LI Huan, BAI Lanchang, LI Lei, et al.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subsea template based on AMESim[J].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2019,47(11):45-51. [百度学术]
陈雪娟,王璐,杨红刚,等.3000m海洋水下勘察基盘研制概要与试验[J].石油矿场机械,2018,47(5):14-19. [百度学术]
CHEN Xuejuan, WANG Lu, YANG Hongg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bsea base template for underwater exploration[J]. Oil Field Equipment, 2018,47(5):14-19. [百度学术]
Lin Li, AmerAdham M., Zhu Xinying. Numerical analysis of an over‑boarding operation for a subsea template[J]. 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21,6(2):146-159. [百度学术]
王世栋,潘冬阳,廖天保,等.RGB32-100海底基盘及其收放技术[J].地质装备,2020,21(4):11-15,18. [百度学术]
WANG Shidong, PAN Dongyang, LIAO Tianbao, et al. RGB32-100 subsea base plate and its receiving & releasing technology[J]. Equipment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20,21(4):11-15,18. [百度学术]
Hauge N O, Li L. Numerical study on deployment of subsea template using coupled and uncoupled model[J].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1201: 012020. [百度学术]
王维旭,刘志桐,张鹏,等.全液压海洋地质钻探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19,47(12):58-63. [百度学术]
WANG Weixu, LIU Zhitong, ZHANG Pe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drilling rig for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J].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2019,47(12):58-63. [百度学术]
邓都都,阮海龙,刘广治,等. 深海无缆海底基盘井口夹持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钻探工程,2021,48(6):68-73. [百度学术]
DENG Dudu, RUAN Hailong, LIU Guangzhi,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ep water cable free subsea frame[J]. Drilling Engineering, 2021,48(6):68-73. [百度学术]
邢莉娟,李卓,张泽栋.水声通信中极化码的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22,50(9):2096-2101. [百度学术]
XING Lijuan, LI Zhuo, ZHANG Zedo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ar codes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J]. Acta Electronica Sinica, 2022,50(9):2096-2101. [百度学术]
朱敏,武岩波.水声通信技术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3):289-296. [百度学术]
ZHU Min, WU Yanbo. Development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34(3):289-296. [百度学术]
张海彬.深水钻探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船舶,2022,33(2):1-12. [百度学术]
ZHANG Haibin. State‑of‑the‑art and prospect of deepwater drilling units[J]. Ship & Boat, 2022,33(2):1-12. [百度学术]
宋强,毛昭勇,赵满.深海锂电池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J].船电技术,2023,43(3):5-7. [百度学术]
SONG Qiang, MAO Zhaoyong, ZHAO M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key technology of deep sea lithium battery[J]. Marine Electric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23,43(3):5-7. [百度学术]
赵胜,李围,赵权.基于RS485通信的深海电池组数据监测系统设计[J].船电技术,2022,42(10):84-86. [百度学术]
ZHAO Sheng, LI Wei, ZHAO Quan. Design of data monitoring system on lithium‑ion battery based on RS485[J]. Marine Electric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22,42(10):84-86. [百度学术]
何巍巍,宋德勇,杨申申,等.深海载人潜水器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电源技术,2020,44(7):1009-1011. [百度学术]
HE Weiwei, SONG Deyong, YANG Shenshen, et al. Research o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ontrol strategy of deep‑sea human occupied vehicle[J].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0,44(7):1009-1011. [百度学术]
澹台凡亮,田洪芳,王海楠,等.基于PLC控制的焊接变位机构设计[J].热加工工艺,2022,51(13):131-136. [百度学术]
TANTAI Fanliang, TIAN Hongfang, WANG Hainan, et al. Design of welding displacement mechanism based on PLC control[J]. Hot Working Technology, 2022,51(13):131-136. [百度学术]
邓都都,沈立娜,刘海龙,等.基于PLC的金刚石钻头高频焊接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22,44(11):78-81. [百度学术]
DENG Dudu, SHEN Lina, LIU Hailong, et al. Design of diamond bit high frequency welding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J].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2022,44(11):78-81. [百度学术]